厦门地铁1号线岛内大部分站点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本月底将完成

  发布时间:2025-09-08 04:34: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塘边站的绿化效果像一座小公园。 记者 陈理杰 摄将军祠站环境优美。 方志秋 摄一走出中山公园站,绿意扑面而来。 潘骏毅 摄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 近日,很多市民发现,地铁1号线的站点变美了 。

原标题:地铁1号线岛内大部分站点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本月底将完成

厦门地铁1号线岛内大部分站点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本月底将完成

塘边站的厦门绿化效果像一座小公园。 记者 陈理杰 摄

厦门地铁1号线岛内大部分站点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本月底将完成

将军祠站环境优美。地铁岛内大部点市底 方志秋 摄

厦门地铁1号线岛内大部分站点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本月底将完成

一走出中山公园站,号线绿意扑面而来。分站 潘骏毅 摄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彭怡郡) 近日,政改造及很多市民发现,景观地铁1号线的提升站点变美了,部分站点的本月绿化堪称小公园。记者了解到,完成近来,厦门地铁1号线沿线站点正在进行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地铁岛内大部点市底种植各色树种,号线将地铁站点打造成一道亮丽的分站风景线。您觉得哪座地铁站最美,政改造及欢迎跟我们互动留言。景观

近日,地铁1号线莲花路口站附近的嘉禾路机动车道上,铺上了一层崭新的黝黑沥青。这层沥青是机动车道的最后一层沥青,铺设完成后,车辆通行将更加舒适。在莲花路口站的几个出入口周边,还新增了景观绿化带。

项目代建单位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燕斌表示,由于地铁建设需要,沿线的部分机动车道、人行道被“占用”。地铁及站点出入口建设完成后,这些市政道路会根据原有的红线范围进行恢复和提升。

市政景观恢复提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市政改造,主要内容是车行道沥青摊铺、自行车道沥青摊铺、人行道透水砖的重新铺设以及站点周边地面花岗岩的铺装;其二是景观绿化的提升,包括区间段道路绿化,即道路中分带、侧分带及边分带绿化的恢复提升,提升的绿化风格与原有风格一致,另外在轨道站点出入口周边搭配各类植物,提高景观绿化效果。在植物搭配方面,以凤凰木、朴树等高大乔木做主景树,搭配上宫粉羊蹄甲、黄花风铃木等开花乔木,再种植上花香四溢的桂花、鸡蛋花等作为中层灌木,让景观充满层次感。

刘燕斌介绍,由于地铁出入口是分批建设的,因此市政改造和景观提升工程也是分批次进行的。预计本月底,岛内的镇海路、中山公园、将军祠、乌石浦、塘边、高崎等站点的出入口,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可全部完成。吕厝站、湖滨东路站、火炬园站等换乘站,因为涉及其他线路的地铁,目前还在施工,车站周边道路未完全恢复原样,需等到施工完成后才可恢复提升。

据了解,厦门地铁2号线有望今年底开通试运营,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最快将于今年内动工建设。地铁2号线沿线市政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分为岛内段和海沧段。其中,岛内段建设地点为湖滨北路和吕岭路,改造提升总长度约12.4千米,海沧段起于海沧大道站,终于天竺山站,改造道路全长约9800米,涉及天竺山路、东孚大道、海沧大道等11条道路(路段)及两侧边角地。

  • Tag:

相关文章

  • 碎裂的玻璃该怎么再利用 回收利用玻璃要注意什么,行业资讯

    玻璃是目前使用较广泛、应用范围较广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能够应用于建筑、日用、艺术、仪表等领域,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常用的钢化玻璃、印花玻璃以外,还有光学玻璃、调光玻璃等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类型。本篇文
    2025-09-08
  • 潜江开启智慧医保便民支付新时代

    医保码“一码付”功能上线 开启智慧医保便民支付新时代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莹)“以前看病买药要分别刷医保码和个人支付码,现在只要一个码就能完成,真是太方便了。”7月18日,在市中心医院医
    2025-09-08
  • 川普宣布課對等關稅,美股為何反而大漲|天下雜誌

    川普要對全球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終於宣布了,美股怎麼反而反彈了?川普葫蘆裡賣什麼藥?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2025-09-08
  • “读红色经典 忆峥嵘岁月”红色经典作品诵读活动举行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珊珊 通讯员 李琼)在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4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读红色经典 忆峥嵘岁月”红色经典作品诵读活动在市曹禺大剧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文化事业发展中
    2025-09-08
  • 泉州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推荐学习点出炉 9个社区(小区)上榜

    丰泽新村的厨余环保驿站,运行以来处理垃圾108吨。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近日,泉州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泉州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推荐学习点,鲤
    2025-09-08
  • 研究人员突破超声充电技术 甚至穿透皮肤为设备供电

    随着电子设备在人体内部及水下应用场景的扩展,寻找安全稳定的供电方案变得愈发重要。传统电磁感应或射频(RF)等无线充电技术在这些环境中表现欠佳——能量传输效率低、有效距离短,且易对周边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2025-09-08

最新评论